大學考試可能會變得很難。近年來,許多高校試圖推進“教考分離”改革,以防止教師降低考試難度和“放水”,從而提高教學質量。比如,據媒體報道,不久前,江西科技大學法學院對《刑法總則》、《刑事訴訟法》、《合同法》等多門課程實行“教考分離”模式;遼寧省自2020年11月起,全省近10所高校開展了教考分離試點,今年7月將基本實現全省重大考試課程全覆蓋。
“教考分離”在我國基礎教育領域非常普遍。小學學期統考和初高中學業水平考試都屬于“教考分離”,即地區教育部門不進行提問、閱卷、評價學生,而是統一命題、閱卷,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和教師的教學效果。在實踐中,“教考分離”的做法加劇了基礎教育只以分數為基礎的傾向。最近,國家教育部相繼出臺了減輕負擔的措施,包括不對小學低年級學生進行統一考試,不公布考試成績和排名。
針對目前“冒著生命危險上中小學,讓你的大學幸?!钡膯栴},有人建議中小學生減輕負擔,大學生適當增加負擔。將基礎教育的“教考分離”模式應用于大學課程考試已成為一種選擇。具體來說,大學的公共課、專業基礎課、專業課采取“教考分離”的模式,可以組織國家級、省級或聯??荚?,考試成績作為學生的課程成績,或者在學生的課程成績中占有一定的權重,以聯考或聯考的成績作為評價教師教學成績的重要依據。另外,對于不能實行全省統考和聯考的課程,可以在學校推行“教考分離”,學院(系)將指定教師代替教師出題,實行“第三方評教”。
從考試的角度來看,“教考分離”確實可以促進教師重視教學,讓學生認真對待考試。但是,不言而喻,推進教考分離還存在很多問題。首先,本質上“教考分離”仍然是一種應試思路,即以一次考試成績評價學生,明顯偏離了當前重視過程性評價的要求。然而,對于開展探究式和項目式教學來說,更不適合采取簡單的考試和評價。
“教考分離”的強力推行,將導致大學教學的應試化。為了適應這種模式,教師很可能會圍繞考試來組織教學。為了保證“教考分離”的客觀性,命題者可能會產生大量的標準化問題。這樣大學教學也會缺乏個性。事實上,我國大學英語教學的實踐是全國性的“教考分離”??荚嚭烷喚碛扇珖髮W英語四六級考試委員會組織,所有英語教師不參與命題。近幾年來,關于四六級鼓勵英語應試的聲音時有出現。
此外,與基礎教育需要在學生中區分的“教考分離”不同,如果高校的“教考分離”嚴重,很可能會導致大量不合格學生或考試成績低下。作者預測,如果這種情況發生,教育
為了提高高校人才培養質量,當前最緊迫的是改革教師評價制度,引導教師投資教育教學,落實和擴大教師教育教學自主權,嚴格執行人才培養標準?,F實中,一些高校重學術研究輕人才培養,在人才培養上過分追求考研率或就業率,圍繞考研科目緊緊組織大學教學,甚至要求教師放寬學生就業的分級標準,這些都是影響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原因。
|